增壓泵故障的處理及各部位技術改進
發(fā)布時間:2015年09月22日 09:43 閱讀:5610
返回 來源:
澤德
增壓泵作為目前采油廠注水工程的主要設備,對油田的注水開發(fā)來說非常的重要。但是,隨著油田后期注水開發(fā)的持續(xù)進行,增加了增壓泵的負荷,并且,增壓泵工況環(huán)境的復雜,導致增壓泵故障率增加。前面,“
注水增壓泵動力端和液力端的故障分析”說道增壓泵主要由動力端和液力端兩大部分組成,而且動力端和液力端發(fā)生的故障占到總故障率的90%以上。那么接下來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處理增壓泵各部位故障及技術改進。
1.連桿總成部分軸瓦燒研和銅套的磨損。
軸瓦燒研大部分是由于軸瓦與曲軸軸頸間間隙過小造成的,在充分考慮軸瓦的易研性的同時,調整原有的連桿大頭軸瓦與曲軸徑向間隙的配合間隙,可減少因摩擦潤滑不良造成的軸瓦燒研問題。由于,連桿小頭銅套與十字頭銷之間的 配合間隙范圍比較大,因此銅套磨損后,只需將銅套磨損部位適當研磨,便可重新利用。
2. 十字頭滑道的磨損。
十字頭滑道磨損,可以采用將十字頭滑道進行修復。具體方法是: 首先將磨損的滑道在鏜床上鏜孔,加大十字頭滑道的尺寸,然后再根據滑道重新加工后的尺寸從泵的生產廠家另配只加大外廓尺寸,其它配合尺寸不變的十字頭體。這樣不但使得磨損后的殼體可以繼續(xù)使用,而且被替換掉的十字頭體也可以用來在其它泵的十字頭損壞時替換使用。
3.進液閥和排液閥的損壞。
增壓泵進液閥和排液閥的損壞,有的泵閥為錐形閥,損壞后修復難度大,不具備互換性,且修復后稍有磨損就會造成泵不起壓,檢修周期短。因此,將原有的液力端增壓系統(tǒng)改為“彈簧閥片式”的平板閥增壓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的閥片、彈簧、閥座、閥套都具有互換性,損壞后修復簡單。改進后的泵閥損壞主要是閥座和閥片的磨蝕,以及彈簧的斷裂,彈簧斷裂后更換新彈簧,而閥座和閥片磨蝕后,可以根據磨蝕情況適當對接觸面進行研磨,而不影響整套閥的使用效果。通過改進,使增壓泵的增壓系統(tǒng)更具有通用性和互換性,便于維修,能夠有效延長泵閥的使用周期。
4.填料部位的漏失。
(1) 將原來的膨脹石墨填料改為碳素纖維填料,該種填料在正常運轉時磨損很小,燒軸時也不產生嚴重磨損, 有良好的耐磨性能,且改種填料的自潤性和回彈性都較強,可在干轉和報軸的情況下運轉。
(2) 將原來導向套與盤根一(導向套)二(盤根)一(導向套)二(盤根)一(導向套)的結構形式改為一(導向套)五(盤根)一(導向套)的形式。
(3) 安裝時以松動配合,手感舒適為宜,不宜過緊,且每裝一個填料在其配合面上涂上一層潤滑油,泵啟動前壓蓋不要壓得太緊,待啟動后慢慢調整壓蓋到合適松緊。此外在安裝時,在保證密封性的同時,填料數越少,其磨損越小。
(4) 主、副密封函體拆卸過程中損壞導致填料容易漏失,設計使用副函體取出裝置,能夠避免拆卸過程中造成的主副函體損壞的問題的發(fā)生。改裝置由兩部分組成,一是假付調節(jié)螺母,二是螺桿。其中假付調節(jié)螺母的一端依據付調節(jié)螺母的螺紋尺寸制造出螺紋部分,令一端則在側面銑一個梯形槽;螺桿一頭按照中間桿的螺紋配合尺寸加工成螺紋,另一頭車成梯形頭。使用時,將主、副調節(jié)螺母分別取下后,在副函體上裝上假付調節(jié)螺母,然后再將螺桿的梯形頭卡在假付調節(jié)螺母的梯形槽內,最后將螺桿的另一頭與中間桿上緊,裝好后盤動皮帶輪,就可以利用泵運轉時的力量將副函體取出,而不傷及主函體。從而能夠避免填料的漏失。
返回頂部 | 返回列表